Skip to content
首頁 » 《童行.點滴》-【不完美 都很美】

《童行.點滴》-【不完美 都很美】

  • by

不完美 都很美

很多家長都望子成龍,卻不自覺向著「完美」進發。但對有特殊需要(SEN)的孩子來說,可能一個簡單的回應、講一句完整句子,足已令家長感動。
 
完美,是最美嗎?或許不完美,都可以很美麗?
 
梁媽媽的孩子 –喬喬(化名),早在1歲半時已被評估為自閉症譜系及發展遲緩。梁媽媽形容他的脾氣很大、「易爆炸」,情緒來到時,就會大吵大鬧,甚至用腳踢人。她憶述一段難忘事情:喬喬曾與表姐搶玩具而發脾氣,激動得要咬人,令她當場崩潰。
 
當子女被評估為有特殊需要時,家長或多或少會怪責自己:是否自己基因有問題?或是因懷孕時情緒或飲食問題而影響?心情更是跌落谷底。然而,她重拾心情、保持思考,與其一直煩惱改變不了的事情,倒不如好好尋求協助,讓孩子及早得到合適的治療。
 
孩子天生有模仿别人的能力,喬喬卻難以做到。他不會去模仿別人的行為和說話,又不會跟隨指令,只會專注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。因此難而向他教授知識。梁媽媽從事幼兒教育工作,教授孩子、要他們跟隨指令對她來說無難度,偏偏對自己的孩子卻無作用,令她十分挫敗。在首次接受治療時,得悉喬喬能開口跟隨治療師講話,十分高興又安慰,因為她看到孩子終於踏出了成長的第一步。
 
治療團隊:「媽媽,你已經做得好好。」
接受愛童行服務後,喬喬在認字、大肌運用、聆聽及執行指示上大幅進步。 而令梁媽媽留下深刻印象,是治療團隊對她的關懷及陪伴。她坦言現今的媽媽絕不易做,「考牌」已經是基本。而她第一次為人父母,就要面對特殊需要這個大挑戰,不但要諄諄善誘,更要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,雖然有時會感到惶惑無助,但幸好有治療團隊持續的鼓勵和稱讚,撐起了當時心力交瘁的她。
 
接納「標籤」讓他人更會包容
部分家長認為「有特殊需要」等於「有問題」,因為面子問題,不願讓別人知道孩子有特殊需要,不能接納孩子的「不完美」。梁媽媽不介意告訴別人她的孩子是SEN學童,因她覺得最重要是幫助孩子。在幼稚園及揀選小學時,她主動將喬喬狀況告知校方,希望幼稚園老師、小學老師及駐校社工明白他的學習需要,讓他 在課堂上都得到更多包容和鼓勵。
 
我們都是這樣走過來
不論任何人與事都無完美,縱然梁媽媽的孩子是位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,她仍然感恩他的到來,感激他的一切。因為這個挑戰,使得她們一同面對任何難關,共成長、同進步,梁媽媽改變了看待事情的態度,又學會欣賞自己和别人,成為一位更好的媽媽。
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《童行.點滴》系列
SEN家庭的一點一滴,都能化作同路人的力量。
全新《童行.點滴》系列,透過分享照顧SEN孩子的苦與樂,讓大家彼此支持,明白成長路縱然漫長,但有我們與你「童」行並不孤單!

想收看更多影片,了解他們當中的一點一滴?請密切留意Facebook專頁!

愛.家庭賽馬會成長中心 X 香港聖公會愛童行計劃
Facebook 專頁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kh.welove.wwlove/

Instagram 專頁:
https://bit.ly/3AAAkRG